close
「鄉下人對陌生人的全然信任,在鏡頭前展現人性最善良的一面,讓當時最無助、不知道怎麼拍照的我非常感動,每一位被我拍照的人都是我的老師。」1974年,攝影家阮義忠憑著一張台灣公路局時刻表,走訪全台各地,留下珍貴影像,40年後,由導演張毅策展,推出「我們忘了的 人與土地」攝影展,即日起在「琉璃工房?松菸」展出。

行腳13年留下老台灣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「人與土地」系列1987年於雄獅畫廊首次發表,迄今留駐鏡頭下的人事景物已然改變,過去土地的故事也多半被遺忘。

有感於台灣社會對「文化」的漠視,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向阮義忠提出邀約,首次跨界策畫攝影展,重現30、40年前的台灣。昨日舉行開幕典禮,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、作家黃春明、楊惠姍等貴賓出席。

田間小路的童年往事

阮義忠1979年在南投埔里拍攝一對小兄弟赤腳走在田間小路上,有人說是甘蔗田、有人說是稻田,黃春明說「都不是,是茭白筍」,這張照片勾起他在茭白筍田釣烏龜的童年往事,被釣起的烏龜,頭縮到殼里、魚鉤拿不出來。

黃春明想到住家對面的老太婆有氣喘,在餿水桶裡養很多烏龜煎藥,黃春明拎著烏龜去賣她、還要她幫忙取出魚鉤,「婆婆燒一大桶水,拿兩根很長的筷子架在上面,水滾時再把烏龜放在筷子上,因為水蒸氣很熱,烏龜的頭跟四肢伸出來,結果是自己摔下去死了」,老婆婆念阿彌陀佛說:「我叫你好好走過去,你竟然自己跌死了」。

攝影不是看而是讀的

黃春明說,「攝影不是看,而是讀」,阮義忠1979年在車城三合院拍攝孩童嬉戲的照片,讓黃春明想起以前人們在院子乘涼、聊天、表演,這與自己對於「百果樹紅磚屋」的經營動機亦有所呼應;看到農人插秧的照片,想起自己曾寫〈大地上的三炷香〉,關於「稻場、道場」的精神。

「農業社會小孩沒鞋子穿,貧窮、教育不普及,但犯罪沒幾人,今天教育這麼普及,犯罪卻變得普遍,人文攝影展喚醒我們人文很重要」。

(中國時報)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水塔過濾器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濾水器水世界 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



過濾器選擇51A4EDF168B356BC
arrow
arrow

    walkerbapa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